首页 新闻资讯
中国将最强大无线通信协议送入太空,“从毫秒级缩短至微秒级”

2025-01-23 11:09:04

194

  据报道,中国成功将一项革命性的无线通信技术送入太空,标志着全球无线通信领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。这项名为“航天星闪”的无线通信模组,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旗下的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,其传输时延从毫秒级提升至微秒级,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
  “航天星闪”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,旨在为智能终端提供全新的连接方式。它对标传统的蓝牙、Wi-Fi和UWB等技术,由中国企业主导标准制定和产业化推进,实现了100%国产化,协议完全可控。这一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航天领域自主可控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,还在通信距离、可靠性、低时延、高吞吐量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全面领先。

  “航天星闪”的低时延特性尤为突出,其传输时延仅为传统无线技术的三十分之一,能够在同等时间内提供30倍的交互信息,真正实现了信息传输的“微秒级”体验。此外,其高吞吐量特性使得设备间的信息传输速率是传统技术的数倍,能耗却仅为之前的60%,大幅提升了传输效率和质量。

  在抗干扰能力方面,“航天星闪”也取得了重大突破。万源科技首次将“Polar码”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短距通信,使得其抗干扰能力较传统无线技术大幅提升。在宇宙极端环境中,传统星闪通信模组的数据丢失率高达1.58%,而“航天星闪”将这一比率降至0.01%以下。

  据报道,这一创新技术有望大幅减轻重型火箭的重量,降低发射成本。万源公司的研发负责人指出,重型运载火箭搭载的电缆网重量可达500千克,相当于三辆玉兔号月球车的重量。如果用无线通信技术取代这些电缆,不仅可以节省空间,还能提升运载能力,大幅降低发射成本。

  “航天星闪”技术最初由中国科技和电信专家组成的星闪联盟于2020年提出,旨在取代传统的蓝牙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。星闪联盟的主要成员包括中国信通院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、中国移动和华为等。万源公司的研发团队自2023年9月开始实施该项目,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通信范围的扩大和抗干扰能力的提升。经过优化天线和频率设计,传统星闪技术的通信距离从30米提升至250米。

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表示,后续万源公司将继续梳理需求,聚焦提升产品核心功能,不断创新,推动“航天星闪”技术在更多航天场景落地,持续引领航天领域短距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。